2025年01月11日

观察|“小组化、家庭化、线上化”——后疫情时代促中国教会强化这三趋势

作者: 王璐德 | 来源:基督时报 | 2022年06月08日 10:49 |
播放

伴随着疫情反扑和常态化防疫的持续、以及宗教领域管理门槛的加强,中国教会的形态和运作发生了许多显著的变化。

“小组化、家庭化、线上化”,这是最近几个月多位来自不同地区教会的牧者谈到自2020年疫情后至今中国教会现状和趋势时,说出来的他们类似的观察和总结。

他们有的是在做大小规模不同教会的牧养,有的是在做各类人群的拓展工作,也有的是在牧会的同时从事神学教育的推动。

其实小组聚会、强调家庭、线上聚会在之前就已存在多年,但2020年发生的疫情带来的环境变化促使这三点变得更加重要和关键,可以说,后疫情时代,这三大趋势更加凸显,外界环境的变化强化了这些变化。

这一趋势并不仅仅局限在一些人数较少零散的聚会点发生,在各地一些本来拥有上千名会众,但这2年多来因疫情管控而很难稳定实地聚会的大教堂也是愈来愈明显。

这里的小组化指的是小组聚会,家庭化的含义更多指的是在某个信徒的家中一同团契交流的方式,而线上化则是在线上敬拜、聚会和培训等。

一方面无法大堂实地聚会,一方面又需要加强牧养,因此“小组化、家庭化、线上化”是对此的回应,表现形式包含:大教会开始看重小组运作;同时更强调回归家教会和看重家庭,同时愈来愈多基督徒家庭重视家庭礼拜;线上聚会、培训和课程也比疫情前增长明显。

目前尚不清楚当下的环境会持续多久,因此也不知道这样的趋势变化会持续多久。可以预计的是,若将来实地聚会恢复稳定,这些趋势在拥有稳定教产、聚会场所的教会中间可能会明显减弱;但近几年环境变化带来这些教会趋势,让更多教会发现透过小组带来的牧养提升,反而更加看重初代教会的模式,以及如何善用网络是教会必须面对的时代挑战。使将来能够恢复实地聚会,但这些趋势带来的观念影响可能并不会减弱,反而会增强。

牧养观在更新:发现小组对教会信徒的牧养提升效果明显

2020疫情发生后,各地教堂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比起开门的日子,反而是因为疫情和疫情管控关门的时间更长。

位于东北一城市拥有1000多位信徒的某教会统计了教堂开门的时间:过去的828个日夜里,该教会不断在“双暂停”和“恢复实地聚会”这两个模式切换,教堂正常开放的日子仅有157天。

这并非只是个个案,至少有十多个省份的三自教会都面临着多多少少类似的情况。2022年5月,江苏、浙江等一些省份的堂会开始复堂,但比如浙江省会杭州的防疫规定是需要修携带48小时的核酸证明,并且一般50人可以聚会,最多上限是300人,这就意味着在这个城市中很多有数千会众的教堂近期每次主日礼拜只能最多有300人实地参加。

这就意味着,在很难开门、很难实地的情况下如何牧养数千的会众,是许多城市中教堂面临的共同挑战。

由此,这几年来,不少教堂开始对小组教会表现出许多的兴趣和实践方式,小组聚会和家庭中的聚会开始逐渐形成,把教会分成10人左右的一组进行小规模的聚会和牧养。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少基层牧师发现小组比之前大堂一起的喂养要精细得多。有弟兄观摩了几次在家庭中做的小组聚会,很有收获,发现这样的聚会规模比较小,少的时候三个人,多的六七人,大家聚在信徒家里,交通分享,畅谈信仰、下一步教会工作、以及各种感悟,交流结束后大家还一起做饭,彼此关系进了很多,而且大家在这个过程中都乐乐呵呵。

但其中也产生许多挑战,比如有的教堂因为小组太多,教堂无法很好的管理,最终也有组长带走了组员的,也有异端邪教混入到教堂里面成为小组长把信徒骗到异端的。鉴于此,不少教堂越来越强调小组长和同工的培训。

正由于这些环境变化,所以从教会层面来说,愈来愈多教会比起之前强调外面教堂的大小和人数的规模,当下更比较强调的是教会核心同工的培养和信徒的建造。

华东一位80后青年牧者A牧师在2021年3月时说,疫情对他所在的教会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在疫情开始前的半年时间里,我们就已经开始了小组牧养这样的形式。”他们并没有一下子撤去教会租用的主堂,让信徒仍旧感到有“家”和归属感,因为毕竟之前大堂聚会很多年了,“同时也采用线上牧养的形式。当防疫工作没有那么紧张的时候,会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每个小组会轮流来到教会主堂参加主日礼拜。”

“小组牧养就是为了更加专注于信徒的生命,让信徒不是和教会、和牧者建立关系,而是和神建立关系,这样无论信徒面对的是怎样的环境,都可以站立在神的面前。”

教会观在更新:教会的本质是“二三个奉耶稣名之人的聚集”

可以说,近年来最大的一个变化是越来越多教会经看重聚会场所大小和人数规模的观念在改变,更加强调信仰的内化和个人与上帝的关系,由此对于教会观也有更深的认识。

北京一位牧养城市新兴教会多年的中年牧者B牧师他说到,疫情带给他们最大的反思之一是关于教会论,“教会不是说那个聚会的房子是教会,耶稣说“二三个奉耶稣名之人的聚集就是教会”。

华东一位在二线城市牧养民工群体的D牧师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后疫情时代的我们要从“圣殿中心”主义中走出来,正是因为“圣殿中心主义”让教会在宗教环境收紧和后疫情时代举步维艰,“基督传统教会,其敬拜模式和群体认同,同样延续了圣殿中心主义,只不过把圣殿替换成了教堂。因此传统基督教会是教堂中心主义。而教堂最终必然落实到某一个地方,或集中在某个地方。因为教堂是以聚会为中心,一旦没有教堂聚会,教会也就散了一大半了。聚会是需要实体空间,因此教堂为中心的认同模式。实体聚会,是以某一建筑物为中心和载体,意味着基督教会必然以公共的方式来显明与社会。这种以聚集的方式表达基督教存在的主要方式。然而,一旦社会空间被挤压,那么这种以建筑物为中心的聚会,就会遇到挑战。当信徒习惯了用教堂集体来定义自我信仰和身份的时候,社会空间的压缩也就意味着基督教会就无法自我展现,存在空间被挤压了。结果,必然是想尽一切办法争取实体空间的存在和扩张;必然会与现实世俗国度产生冲突。实际上今天传统教会的很多观念,不是来自耶稣,而是来自耶稣所反对的、甚至早已经被犹太人放弃的传统。这是造成今天基督教会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他呼吁说:“耶稣所开创的模式即是基督徒自由结合的模式,这种结合不限人数,不限性别。他可以两三个人,也可以十几个人。这种方式,以一种更加有意义的方式,几人在一起学习成长,改变自己,改变家庭,让世界变的更美好,‘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这不是反对教会聚会,而是反对圣殿主义。在这个非常时期,活动空间受限的时期,是基督徒接受应万变的时刻,是基督徒接受塑造成长的时刻,也是基督信仰在当下见证自己的最好方式。”

在疫情之前,有不少华人教会的老牧者认为中国的家庭教会之所以发展起来最关键的是效法初代教会“家教会”的例子。而如今从大场所再度回归小组聚会,在不少家教的牧者看来这是“家教会”精神的回归。

有牧者担心愈来愈分散的聚会方式带来教会本质的消散,在这种环境下有牧者同工和基督徒反思说,教会的本质是一种共同体。“关于教会的定义,传统教会给出的答案多集中在神圣和圣洁的角度,强调作为由基督徒组成的团体与世俗的界线。然而,对教会的这种定义固然符合圣经的教导和教会的性质,但也有其弱点,那就是这种定位本身让教会疏远了社会,从而减弱了教会主动影响社会的意愿。然而,在耶稣的教导里,教会首先不单单是一个神圣组织,她还是一个共同体....耶稣和他的门徒组成的共同体,其目的就是为了至善、为了上帝的命令在地上的行使....进入世界,但是又不与世界融合。这是耶稣共同体的目的,那即是至善。

正统基督教神学基础共识的建立是分散趋势下更加凸显的挑战

但也有一直关注家庭教会神学教育的D牧师认为,在这个时候,基督教正统神学的共识基础在各宗派和教会中的形成非常关键,因为当下教会不得以家庭和小组的形式聚会,这就意味着在公开化的环境下很难看到,“这样的情况下,异端邪教一定会不断地兴风作浪,所以趁着现在还有一些时间和机会,需要抓紧时间建立整全的神学教育体系.....如果思想不能够统一,教会又不断分开的话,时间久了以后大家就会成为一盘散沙。“

他担心若正统的神学基础共识没有传播和建立起来的话,“在转入地下后,再各自为政各自发展自己的教会,哪一天突然重新开放浮出水面后,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会冒出来。用正统的教义来把大家统合起来,这个比什么都重要。首先把大的信仰原则赶紧的统合起来。其他的怎么牧养,这些都是次要一些的事情。有了大的原则以后,怎么做都可以。不然的话,很可能中国教会就被异端邪教和内部分裂缠绕,就彻底没有希望了。”

线上牧养vs实地牧养:彼此帮助又充满张力

在2020疫情之前的五六年,杭州一位S师就已经开始透过QQ、微信等各种方式牧养信徒,在当时他发现不少人对于他的做法还持有怀疑和批判的态度,许多牧者认为“互联网是魔鬼”,尽量少碰。

但疫情之后,实地聚会的艰难直接催生了线上聚会热。当时,有信徒可以一天收到超过3场的网络聚会链接。

现在,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线上牧养的重要性愈来愈被牧者和教会感受到,但张力仍然明显。比如到底要不要云圣餐的争论已经持续了1年多,虽然的确有一些三自教堂公开实行了云圣餐,但是到底这是不是有效的圣礼仍旧是个非常具有争议性和分歧性的话题。

而线上牧养带来的从一个实体上把握教会的教会观念遇到了极大的挑战,有教牧同工已经提醒说,当教会在聚会形式上越来越分散时,那么教会在本质上也会遇到消散的危机,,因此从共同体的角度上来更新教会观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存在种种张力,但大部分牧者和教会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线上牧养很重要,尤其是在当下艰难的环境下,但实地聚会仍旧是更为重要、不可取代的,若能举行实地聚会,即使是小组以及会友之间的小规模团契,也是非常有效的。


立场声明

基督时报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基督时报保持中立。欢迎个人浏览转载,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基督时报”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未经基督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jidushibao@gmail.com)、电话 (021-6224 3972) ‬或微博(http://weibo.com/cnchristiantimes),微信(Ch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